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

生命鏈子


生命是一串鏈子。
我是其中一個金屬環,跟你、跟他連綴。
一個環子受損,鏈子就有缺陷。

聖經的話來得更直接入微:
「若一個肢體受苦,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。」

自恃不怕受苦不怕死的大無畏,我向來不怎麼在意自己的身子。
這幾天,方覺悟生命不獨是個人的事。

從今天起,我不再自私。
我會好好活著,顧惜自己,就等於顧惜身邊在乎我的人。

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

為二哥祈禱

這是我在17/6回應ww網誌裡〈想不通〉一文的說話:

「ww,我相信,天父必聽到你的哭聲。
我會為你祈禱呢。
可巧,今早教導小朋友關於主耶穌的醫治。
主憐憫人,祂醫治人所棄絕的弱者、罪人、無依者。
祂伸手觸摸痳瘋病人,這一觸摸,不單醫治了他們的肉體,
更重要的,是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重視,心靈的傷口也給修補了。
我們無法逃避疾病。
我們也無法逃避主的愛——一種時刻醫治我們、使我們剛強的愛。 」

沒料到,這些話要給自己說一遍。

中午,Angel顫抖的聲音帶來這消息:化驗報告顯示,二哥的腫瘤有惡性細胞。

從沒為聽見那個字而做任何心理準備。
拿著手機,來不及細想這件事,卻曉得故作冷靜地提問:二哥今天須上班嗎?覺得痛嗎?什麼時候再入院?……口裡吐出如此空洞洞的字句,怎也沒法填滿當下空洞洞的心。情願有事的是自己。
掛上電話,凝視正在校對的歌譜,五線和音符已漸迷濛。
淚水潸然落下。

二哥將於本星期六再入院做手術,醫生會擴大開刀的範圍作檢查,以清除所有餘下來的惡性細胞。初步估計,開刀的位置約直徑四厘米。

心裡雖然難過,仍確信凡事必有主的美意。

若你願意,請你也為著我的二哥的手術禱告,求主親自安慰他,保守手術順利,醫治他,也叫他在這事上經歷主的真實與慈愛。



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

在以馬忤斯的路上





Cool Slideshows!



以上照片攝於聖馬利亞堂,即今天舉行發布會的場地。
遺憾的是我忘了帶相機,只靠掌心的Nokia6288代勞。

******


曾經……

英國聖公會Church House Publishing懷疑我們的翻譯能力;

原書深不可測的語言和編輯方式讓我們陷入游離狀態;

聖公會詞彙巧妙的讓我們搖身一變成牙牙學語的小嬰孩;

文稿在我們手上折騰達十多次;

三校、四校至N校的文稿讀起來仍像阿拉伯文、納西文……一些我們看不懂的文字;

書中的崇拜禮儀奧妙得教我們如醉如夢;

我們像革流巴和另一個門徒般臉帶愁容。

幸而……

在以馬忤斯的路上,主耶穌親自就近我們,與我們同行,猶如昔日祂所作的。

祂是我們的同行者。

難關都一一跨過了。

今天……

這路上的一小段已留有我們的腳印,首輯五本教材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與大家見面。

願主耶穌藉著本課程造就更多弟兄姊妹,讓他們學效主,成為他人信仰路上的同行者;也透過栽培,讓他們的眼睛明亮,認出主來,像革流巴和另一個門徒那看過主擘餅後的情形。

我們走在以馬忤斯的路上,身雖疲累,心卻甘甜,因有主同行。

et,你會和我一起把「爾勿誤事」四字掛到口邊,也放在心上麼?你會繼續走上十四本教材般長的剩下來的路麼?

******

「在以馬忤斯的路上」一事記載於路加福音24:13-35。

《以馬忤斯信仰之旅》課程介紹:http://www.rerc.org.hk/index.htm

2007年6月23日 星期六

手術

淡棕色的繃帶圍了額頭一圈,兩彎濃黑的眉毛使勁地托著它,卻顯得乏力,只好靠眉心和雙眼的肌肉支撐著。肌肉在眉毛與眼睛並眉心之間,玩著彼此堆疊的遊戲。

甫踏進病房,眼前的二哥的臉就是這個樣子。

今早,他到浸會醫院接受切除腫瘤的手術。這是一顆約一厘米長在左邊髮腳上的腫瘤,在那裡待了足足十年,直到這陣子痛的次數漸多,他才下決心要把它割掉,迎接他平生第一次手術。

二哥的女朋友一直陪伴著他,為他打點一切。她愛護二哥,也關心我們家每一個人。我們很喜歡她,早已視她為嫂子,惜至今仍未可真正的改口。她的名字叫Angel,就是二哥的生命裡慶幸能遇上的guardian angel。

天父啊,感謝你保守手術順利,也讚美你在二哥的病榻上播下愛的花粉,使一室芬芳。

火燒圓明園

電視播放著「火燒圓明園」,大概是七八十年代的國語電影。
熒幕上的英法聯軍肆意用刀槍殘殺中國百姓,屍骸遍野,按我來評級該屬IIB。

身邊的他說:「小時候,我以為電視台要拍這種殺人場面,會找來垂死的人做被殺的角色,這樣被殺了也不會太可惜。」

哈哈!怎不笑掉我的大牙?

忽然,腦裡映出些零碎片段,我才記起我也有過類似的傻瓜想法。

我小時曾狐疑:那些垂死的人怎樣知道電視台將會拍什麼?他們怎樣去報名?電視台又怎樣取得垂死的人的家人的同意?之後又怎樣處理「屍體」?嘿!

早陣子,美國有學者指出,現今風靡小孩子世界的網上「公仔紙」遊戲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心智發展,呼籲家長避免讓子女沉迷其中。這種遊戲玩法簡單,只須選一個你喜愛的角色,每天替他/她選衣飾,把他/她打扮成你心目中的可人兒,然後讓他/她上學、約會、參加戶外活動……。

遊戲乍聽沒啥不妥。

這刻我卻有一點點的明白過來。幼兒在探索世界的起步裡,身邊一切事物都如實的、沒過濾的像拼圖般一塊一塊鋪在他們的心裡,成為屬於自己的認知圖畫。他們尚未能分清虛擬與現實,這種網上遊戲一旦滲進幼兒的認知裡,不免擾亂他們那幅認知真實世界的圖畫。

可像我和他,記不起何時就曉得電影如此逼真的殺戮場面原是偽裝的。想那些愛玩「公仔紙」的幼兒,也總有一天會懂得自己悉心塑造的角色原是虛假的吧。

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

紅的膜拜

一本一本紅塑料皮的書像晃動的骨牌
晝夜在等待
一塊一塊伏下來的神聖的一刻
瞻仰那沒有人配吃的

已在南方蔭涼的微風裡
風乾了縮小了的
布滿褐色鏽斑的

芒果
好嚐中世紀修士描繪過的
奉獻自己塵世的
甜蜜的
痛楚

2007年6月16日 星期六

蠟燭

收到蠟燭,叫我樂上半天。

我平生收過兩次。
第一次是一柱芬芳的白蠟燭,學生在敬師日贈送。
第二次是一柱別致的黃蠟燭,阿C前天送給我,可巧她也說要謝師。

(photo by Bujitjit)

可別受騙哦!看,阿C送來的其實不是蠟燭,而是一盞披上蠟燭外衣的小洋燈,多可愛。一按掣,小寶寶就會發光,即使微弱,也足以為你我驅走一點點黑暗。

你我又能從自己的身上找到一點亮光嗎?

******
「人點燈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燈臺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。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,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。」(馬太福音5:15-16)